2022年12月13日 来源:官网 作者:zt 编辑:zt |
一、基本情况
中国一泰国崇左产业园(市城市工业区)于2004年3月规划建设,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左江河畔有中国“糖都”美誉之称的崇左市,具有沿边、沿江、近海港、近空港、近首府,“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的地缘区位优势,水陆海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优势,优厚的政策优势,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优势。
中泰产业园属广西自治区级A类工业园,也是自治区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在崇左市城区东部和北部,与市中心城区互动发展,产城融合,是崇左市工业经济发展和城市拓展的重要引擎;是国台办、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批复设立的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崇左产业园核心区,是广西·中国糖业产业园“一园三区”崇左产业区核心区,也是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北部湾经济区等国家开发发展战略中重点发展的园区之一。园区的发展平台不断扩大,享受着西部大开发、沿边开放、北部湾经济建设等多重优惠政策。同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泰崇左产业园与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泰国莫拉限经济特区、洛加纳工业区和暹罗东方工业园等园区结成兄弟姊妹园区,形成“两国多园”友好合作发展的格局,这是广西和崇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实践,也是对我国如何有效地深化与东盟的产能和经贸合作的成功模式之一。
近年来,园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重点发展东盟特色食品产业、新能源、新型材料、糖业、建材、泛家居、高新科技和商务配套服务等7大产业,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国家级国际产能合作园区之一。目前,园区已开发利用13平方公里,已成功引进泰国两仪集团东亚糖业、美国普瑞斯伊诺康、中粮崇左糖业、中铝国盛稀土、中国能建集团、南方锰业、书香门地(上海)、香港理文造纸、利而安集团、欧卡罗定制家具、华政新能源、桂野食品、安徽天美食品等190余家企业,截止2022年/月30日,已正式投产110家,其中规上企业共计73家(工业企业68家,服务业5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3.25亿元。园区目前已形成糖循环、新材料、泛家居等产业链,若现有入园企业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500亿元人民币。
2021年,中泰产业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5.08亿元,同比增长28.9%;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3.81亿元;完成税收3.1亿元,同比增长38%。2022年1-6月,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约77.94亿元,同比增长40%;固定资产投资约8.39亿元。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的前身是1985年建校的南宁有色金属工业学校。2000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整体并入桂林理工大学,成为桂林理工大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事应用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电子注册和学生毕业统一归口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推进“本专并举、职普融通”,深化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大力推动南宁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南宁分校在办学和服务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将南宁分校打造成为具有“桂工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南宁空港经济区技术智力支撑基地、服务北部湾经济区的前沿基地、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技术应用服务基地。
目前,办学地点在南宁安吉、空港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300多亩,建筑总面积30多万平方米。南宁分校现有教师577人,设有冶金与资源工程系、机械与控制工程系、计算机应用系、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土木与测绘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等6个系和基础学科部、体育教学部;开设有21个本科专业和54个高职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多人。
南宁分校办学实力雄厚。截至目前,分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3亿(生均超过1万元),拥有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1个(先进制造及智能制造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冶金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各类实验室150多个,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
南宁分校历来注重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优势,深化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自2020年获批崇左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以来,南宁分校大力推进基地建设工作,通过校企“双千结对”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项目,提升崇左市企业就业人员竞争力,为崇左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近两年,南宁分校与广西国盛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重冶湿法冶炼工(中级)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与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培训工种包括电工、电解精炼工、化学检验员、重冶火法冶炼工等。同时,南宁分校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近两年承办了“2021年扶绥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人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提升履职能力素质培训班”、“2021年全市村、社区党员和维稳骨干、法律明白人暨人民调解工作业务培训班(扶绥)”、“2021年政协扶绥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履职能力培训班”、“2022年天等县地理测绘业务知识培训班”等。
二、功能定位
发挥园区教育与产业研究院在于企业园区的地缘优势,园区教育与产业研究院在中泰崇左产业园管委会和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共同领导下,紧密结合园区实际,开展面向企业的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工作,同时为落实崇左市“留人计划”搭建平台。
1.人才培养。一是主动对接崇左市“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强与企业沟通,依托崇左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平台,发挥企业优势,联合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岗前培训、专项技能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培训及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园区发展提供高质量人力支撑。二是加强对园区企业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调研,依托桂林理工大学开展以满足企业员工个人发展为主的学历教育,通过线上线下衔接、园区内外结合的方式,提升企业员工能力素质。三是加强对园区企业党建和群团工作、文化和体育活动的调研,充分利用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资源,为园区开展党建工作、形势与政策宣讲,以及文化和体育活动举办提供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
2.科技服务。一是依托高校学科、人才、科技优势和创新资源,构建一个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的工作网络,通过技术研发与科技攻关、技术咨询服务、共建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等方式,搭建服务园区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平台,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产出高水平成果,推动产业创新,更好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研究产业政策,紧密围绕崇左市铜锰稀土新材料、糖及食品加工、高端家居、新型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及“六大振兴”工程,研究其产业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调研相关产业的政策、市场、技术、需求,探索崇左市相关产业发展新路子,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三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梳理科技成果资源,发布科技成果目录,建立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站点网络,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搭建技术转让平台,打通技术转移通道,以技术转移和企业孵化为途径,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企业孵化。
3. 落实“留人计划”。按照“让学生了解园区、爱上园区、留在园区、奉献园区”的工作思路制订工作方案,协助驻崇高校安排师生到园区企业参观学习,设立学生实习见习基地;协助园区到驻崇高校开展崇左市“留人计划”政策宣讲,协助企业精准参加高校实习双选会和就业双选会,保障毕业生留崇就业的数量和质量。
三、领导机构
教育与产业研究院 名誉院长
韦学平,男,壮族,广西扶绥人,1973年12月出生,199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龙州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江州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现任崇左水利局党组书记、中泰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主任,中泰崇左产业园-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教育与产业研究院名誉院长。
教育与产业研究院 院长
罗盛锋,男,汉族,湖南湘乡人,1977年4月出生,1998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历任桂林理工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社会科学办公室主任(兼)、大学科技园管委会主任(兼)、发展规划与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主任、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兼)。
现任桂林理工大学党委委员、校长助理,南宁分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主持南宁分校行政全面工作,主管审计、科技、中泰崇左产业园-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教育与产业研究院工作。
教育与产业研究院 副院长
黄秀琼,女,壮族,广西贵港人,196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
历任广西崇左市城市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广西崇左市城市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中泰崇左产业园(市城市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社会事务局局长。
现任中泰崇左产业园-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教育与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分管综合管理部。负责招生和日常管理。协助负责教学、科研相关工作。
教育与产业研究院 副院长
邹志友,男,汉族,湖北宜昌人,1984年11月生,2010年7月参加工作,2009.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历任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八队助理工程师,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冶金与资源工程系实验员,保卫工作部主任助理,副主任。
现任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纪委监察室主任、国防教研室主任(兼),挂任中泰崇左产业园管理委员会社会事务局副局长,任中泰崇左产业园-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教育与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分管教学管理部、科技管理部。协助负责招生、日常管理相关工作。
教育与产业研究院下设综合管理部、教学管理部和科技管理部,分别负责综合协调和联络、教学组织和管理、科技服务工作,人员由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根据工作需要适时指派,兼职工作。根据学校职能定位和发展需要,相应的教学和管理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在中泰崇左产业园管委会、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和园区企业中聘任或抽调,兼职工作。
打印 | 收藏 | 阅读:4738 |